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十篇

admin 全部赛事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培养类型;学术型;应用型;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95-0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eality conflict between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sports talents and current academic-oriented cultivation model, basis on the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the paper , combined a certain division of principle, has drawn up two kinds of cultivation models for the sports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the―academic-orientation and application-orientation considering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Master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our education and sports Master graduate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orts and sports science,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social with a view to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model for sports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to meet society′s need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Key words: cultivation model; academic-orientation; application-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

  目前我国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庞大,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培养学术型人才),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特殊的国情相吻合,具有中国特色。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原先本科层次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适时根据情况的变化,于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2005年3月1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5]8号)。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专业学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不得不使我们进一步深思目前我国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研究型人才“过剩问题”所带来的问题。所以,改革目前我国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尤为急迫。故需要从目前我国学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部入手,探究“学术学位”体制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及其特征,以符合社会需求的要求,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1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现状

  研究生培养类型是指按照研究生的某种共性而培养的不同层次研究生的种类。通过对50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调查分析,发现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单位的培养类型以学术型为主,仅有少量单位为应用型(如表1所示),而通过对50家用人单位调查发现用人单位需求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类型以应用型为主(如表2所示)。这一现状是导致目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在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当今,需重新审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并规定内在特征。

  2 培养类型划分及其特征的影响因素

  人才培养类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从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与人才培养类型及其特征来看,本质特征是人才类型及其特征确定的基础;从教育目的与人才类型(培养类型)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决定人才培养类型的选择。但是人才培养类型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类型还受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对象―体育及其现象、学科基础―体育学、社会发展和需要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等众多因素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类型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做到科学划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需要对所有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2.1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规定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最本质的内涵,是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它学科和层次教育的根本和独特原因,保证其本质的源头所在[1],同时也是确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及其特征的根本。根据相关研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为:以体育及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体育学为学科基础的专业性教育;带有学术性和应用性双重色彩的时代性教育;推动人类健康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精英性、创新性教育[2],这一定位为确定培养类型及其特征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2.2 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的预期效果,是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教育目标有显明的时代标签,不同的时期,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类型,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即不同时期,培养类型不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其人才培养类型受教育这个大系统影响。教育的目标规定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定的方向,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类型是在研究生教育目标基础上确定的。当前我国教育目标体现在时展阶段上就是教育方针。

  2.3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作为研究生教育目标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是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分的直接决定因素。由于当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在推动体育和体育学在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划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时必然体现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2.4 体育学的发展趋势

  以体育学为学科基础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在体育学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的类型受体育学这门学科影响。体育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即是体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前景,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当前体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体育学在体育实践应用过程中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体育学的实践过程,需要一批掌握理论知识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去实现体育学在社会系统的实践,一方面促进体育学的一些理论具体应用到实践领域,推动体育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体育现象,并在分析新现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和新的学科。

  2.5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加之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人才的积淀,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原有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教育科研人才的历史任务。目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且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当前绝大多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条件下将走向社会,在社会具体实践岗位上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逐渐由学术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方向发展。

  3 培养类型划分的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人才类型的划分是在分析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开展的结果,因此,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3.2 规范性原则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划分的规范性原则是指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类型的划分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形成比较规范的类型,以更好的推进在此基础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规范性,要求人才培养类型划分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以及划分出来的标准符合一定的规定,既能体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又能和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文件、规定相符合,做到有章可循。

  3.3 适时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体现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类型要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要相符合。作为高层次教育之一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相符合,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也就表现为人才类型的划分要适应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类型要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类型的需要。

  3.4 动态性原则

  我国社会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需要类型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这是由于体育、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等众多因素发展变化的结果。由于这些因素还将继续发展变化下去,社会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上应遵循动态性原则,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人才类型的划分。

  3.5 效率性原则

  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说,存在着①个人经济效益;②个人非经济效益;③社会经济效益;④社会非经济效益这样四种效益。强调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划分的效率性原则,就是体现在既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重新划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类型,提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效率,实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本人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的提高。

  3.6 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类型的划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构成因素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人的发展方向选择上,做到最大程度上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针对自身的特点、爱好以及个人知识体系,在具体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未来就业的方向。同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划分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涉及的各个因素以及评价和淘汰体系的选择上发挥导向作用。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分的各个原则是一个整体,各个原则一起共同构成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原则,其中任何一个原则不能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划分过程中实现好,都会影响到其它原则在划分过程中的应用,并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类型划分的科学性。坚持人才类型划分原则的统一、协调,是实现科学划分的基础。

  4 培养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

  在明确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本质特征和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分的因素(各要素之间是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划分类型影响系统),遵循人才培养培养类型划分有关原则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可以将目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类是应用型(实践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4.1 学术型(研究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是目前以及以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类型,在一定时期内是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唯一类型。随着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历史任务正在发生蜕变。作为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任务应该而且一直渗透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始终,仅仅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要求不同,其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作为继续博士研究深造或者就业单位主要为高等院校和体育科研机构、发展方向为体育研究人员的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当前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4.1.1 坚实而广博的理论知识

  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方向为继续深造,或者可以说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储备人才。学术型研究生,需要具备坚实的本专业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的理论知识,因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体育已经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发展的过程不断产生新的体育现象,而作为学科基础的体育学,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并在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学科。与之相适应,研究生的知识体系要宽广,应具有坚实而广博的理论知识。

  4.1.2 一定的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

  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坚实广博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实践是理论产生的基础,理论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完善并产生新的理论知识。作为研究体育及其现象和运行规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在学术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所研究的理论知识,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是其从事学术研究实践的基础。对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是一个包含多项学术研究能力的综合体,这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能够迅速发现问题,科学、合理选择研究课题;二是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和实验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刻剖析而撰写出相应的研究结论;三是评判问题的能力,体现在对研究结论是否符合既有研究目标及解决问题效果的判断力。据此可见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包含多重能力的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

  4.1.3 具有体育某一方面的研究专长

  研究生教育是以学科为基础,并且建立在一定研究方向之上,尤其是最高层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更是在某一个研究领域内开展的。作为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储备人才的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在坚实广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体育某一方面具有研究专长,即对体育领域的某一个或者几个方向具有持续深入研究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体育研究中有所突破,在理论上有所造诣,成为体育领域中某一个或者几个方向的研究专家。

  4.2 应用型(实践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体育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一些需要进一步接受高层次体育教育但是又不继续从事体育科学研究这类人的需要。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也和体育、体育学、体育学高等教育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吻合。社会的发展使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对于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在当前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4.2.1 扎实的理论知识

  对于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要求。目前体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这种趋势下发挥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作用,实现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更好的把握体育发展的趋势,推动体育的发展,对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发现体育运行中的规律。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应用型体育学研究生只能成为一种高级技师,并且会在体育不断发展的潮流中被时代抛弃。

  4.2.2 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素质

  应用型人才的就业方向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具体行业,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素质是应用型人才有别于学术性人才的关键。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对具体实践的掌控、把握和实现能力。对于体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来说,需要在有关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体育以及因体育产生的各种行业发展需要的具体岗位上具有实际操作素质。

  4.2.3 具有体育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

  应用型人才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需要的是在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对于体育学应用型研究生来说,就是需要掌握体育的某种技能,如具有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赛事的解说能力、体育新闻的撰写能力、体育赛事的运作能力、体育产业的经营能力、体育健身的指导能力、某种运动项目的技能等等,这是立足于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体育发展的方向。

  5 结束语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两种类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育这一复杂社会文化现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的同时并不排除兼有两者能力的人才。这一划分方式只是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提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明确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方向,避免因培养方向的不确定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进而引起就业困难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2]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9,(5).

  [3] 杜彦良,江舒,张爱淑 等.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N].中国教育报,2004-10-31.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2

  1.地方师范院校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2.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

  3.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4.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

  5.我院首次颁发音乐硕士、学士学位

  6.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7.有关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初探

  9.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研究

  10.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思考 

  11.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硕士诞生 

  12.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13.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15.中美德音乐表演专业硕士教育的并置比较

  16.台湾师范大学在职音乐教学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17.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18.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19.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积聚能量 服务社会——记流行音乐作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坛

  20.从NBPTS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

  21.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2.浅议英国的音乐表演硕士教育

  23.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

  24.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上) 

  27.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8.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9.2000-201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综述

  30.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假劣之风当遏止

  31.新疆音乐学硕士点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2.中美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比较之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33.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34.中美音乐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之比较及思考

  35.社会现实下的分享与抗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教学与毕业要求

  36.音乐硕士研究生扩招现状与分析

  37.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38.留美硕士座谈音乐治疗学 

  39.论音乐学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0.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论文的社会调查方法审视

  4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点介绍 

  43.简论加强音乐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44.学术的探讨 人生的启迪——王耀华老师一堂普通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的记录与感想

  4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教师调查问卷简析

  46.音乐学系92届硕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

  4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48.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定位思考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音乐舞蹈生为例

  50.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我国应当设立音乐表演类硕士专业学位

  52.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规律  

  5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 

  54.论艺术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构建的学科价值与意义——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活动周为例

  5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动态致变因素分析

  56.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的教学保证

  5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问卷的调查分析

  58.《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高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59.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研究的数学实证

  60.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研究”方向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学生马淑慧获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

  62.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63.音乐学硕士“声乐类研究方向”名称需准确和规范 

  64.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65.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66.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67.長江師范學院艺术硕士(音乐)学科简介

  68.来自汾河畔的歌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70.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

  71.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

  72.音乐节奏与英语节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选题理念 彰显传媒音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74.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75.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

  76.思考与实践——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西方音乐史教育

  77.技巧·修养·境界——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的三个基本追求

  78.对吉林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79.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

  80.皖西锣鼓——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读田耀农先生的硕士论文《皖西锣鼓研究》

  81.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会导师”的可行性研究

  83.音乐殿堂里解译密码的行者——记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健

  84.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8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序言

  8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  

  87.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88.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89.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90.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举行毕业音乐会

  9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92.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就业形势

  9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报告 

  94.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95.关于歌剧《党的女儿》中音响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96.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97.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 

  98.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促进音乐地理理论建设

  100.开启心灵 共筑前沿——访著名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 

  102.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104.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106.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07.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108.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109.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0.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11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112.中国当代音乐学家  

  113.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概况 

  114.“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现象之探究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3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水平的日益发展,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和现实。相比过往的二级学科或者按照具体研究方向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模式而言,这是一种新现象和新问题,需要在遵循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新改革的力度。

   

  一、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反思

   

  作为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现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状态,体现出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和培养状态,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定位、招生制度、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实践教学等环节和要素。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围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我国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方式和方法;在理论探索和总结层面上,应该说,围绕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自有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就相继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对象。

   

  在欧美等国家,学者们注重从比较的角度对研究生培养的特征和方式进行梳理。如:乔治·沃那达克思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公办研究生教育》,对各国研究生教育的模式、管理、规模、数量等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总结,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展现出了不同国家的研究生培养特征;伯顿·克拉克的《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一书,以德、美、英、法、日五国为比较对象,对各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科研基础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原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欧内斯特·吕德的《高等教育:英国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和克利夫顿·F的《悄然成功: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分别详细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相比起国外的学者而言,国内的学者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类型进行了一定总结与分析。如:李盛兵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该书探讨了研究生教育模式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陈学飞的《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以德、美、英、法为例,较系统地描述了这些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和现实状况,分析归纳了其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符娟明与迟恩莲合著的《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以较大代表性的苏、美、日、德四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阐明了这些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主要的方针政策和改革举措。

   

  当前,围绕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反思,主要体现为这样的特点:一是注重对研究生现有培养模式类型的总结与分析;二是注重对不同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比较与描述;三是对一级学科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与应有的关注。当然,一级学科背景下的硕士生培养,作为一种新现象,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二、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意义

   

  探讨和创新一级学科硕士点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主要是针对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培养方式不断变革的现实因素,着眼于通过创新培养方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在理论素养和综合运用方面有利于增强硕士生创新能力。进行这种话题的思考和讨论,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解决一级学科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切实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全面展开一级学科背景下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还是当前的一个新问题、新现象,改革与创新一级学科背景下硕士生培养模式是当今时代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针对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工作展开思考,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形成新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并及时地解决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它有利于创新硕士生培养模式,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有利于建设一级学科背景下应有的新模式,切实提高硕士生创新能力。探讨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硕士生培养模式的要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团队、培养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明确培养模式的着力点,创新一级学科背景下的硕士培养模式,对于深入改革硕士生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引导意义,对于全面激发教学资源、优化人才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一定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有利于深化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推进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当前国内关于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绝大部分是基于二级学科视野展开讨论,围绕二级学科硕士生培养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研究。对自2011年才在全国推行的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探讨,尚处于初步兴起阶段。所以,在理论总结层面,这种思考对于深化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有利于认清不同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与性质特征,有利于从教育本质层面认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推进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进而有利于指导实践操作。

   

  第四,在操作层面,展开对硕士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团队、培养过程、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思考,对于一级学科背景下硕士生培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与引导作用,操作性强,指导意义突出,能够有效满足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新需求,能够指导或引导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具有较强的示范推广性。

   

  三、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目标和路径

   

  创新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其主要目标就是:以一级学科硕士点发展为研究背景,以培养模式改革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以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设置、探讨导师团队的协作对策、探寻培养过程的完善途径等问题,进而在系统上整体完善硕士生培养模式。

   

  围绕这样一种目标,需要创设新的路径,具体包含以下五个主要内容。

   

  第一,深入探讨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一级学科往往涵盖了不同方向和领域的多个二级学科,这对硕士生的培养提出了多领域、多方向、多知识层面的挑战,也对硕士生培养的过程、环节、关键点等过程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涉及学生层面的知识构成和理论素养的培养问题,学生既要具备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又要具备二级学科乃至三级方向的研究领域,在广度和深度上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涉及教师主体的手段更新和培养方式问题,既要考虑到同一学科的基本通用方法和理念,又要强调不同方向领域的特殊路径。归纳起来,主要的关键要素是,培养理念、培养制度、培养队伍、实施方式这四个方面。而围绕这四个方面的任何一点,都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系统的组织形式,需要不断打造和完善。

   

  第二,不断探寻硕士生培养目标的优化路径。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硕士生人才的规格和内涵,是体现硕士生培养理念的总体方针和基本原则。因此,培养目标的设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专业、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定位,体现出培养目标的多层次性和灵活性。针对一级学科硕士点硕士生培养方式的特征,一方面要基于一级学科的整体视角,立足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更要着眼于硕士生的发展趋向和职业规划,兼顾学科整体要求和学生个体特性,做到两者的最佳结合,形成一级学科背景下的硕士生培养目标。这种目标,在整体上要有宽泛性,在结构上要有针对性,在横向板块上要有特色,在纵向线条上要有亮点,从而总体上成为具有一级学科基础、拥有二级学科能力、具备三级研究方向的综合型创新性人才规格。

   

  第三,创新一级学科背景下硕士生课程设置。课程是载体,是重要的知识传承和能力培养的媒介。一级学科背景下硕士生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知识面的宽广性和综合性,也要呈现出知识面的交叉性和层次性。既要能充分彰显出一级学科的整体性,又要能有效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方向性。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注重多样与交叉的整合、注重基础与前沿的互通,这是一级学科背景下硕士生课程设置应该注意的基本原则。

   

  第四,积极探讨一级学科背景下硕士生导师团队协作对策问题。分析导师应对一级学科培养的方式与对策,探讨导师间的跨方向整合与协作方式,研究导师团队的组建与发展策略,这成了一个新问题。一级学科的宽广性,不同于传统的二级学科或者具体研究方向,它在客观上需要导师队伍开展协同指导,需要导师队伍形成整体互补格局,需要导师组更新理念,采取新的合作方式,方能有效形成合力,达到一级学科培养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要突破传统只有一个导师的观念,而应该树立起要面对一个导师组的认识,更需要具备灵活的接受方式,形成自我的判断。因此,导师之间的协作与互补,导师组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需要不断探讨和更新。

   

  第五,尝试建立一级学科背景下硕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方式。对培养质量的评估,也即培养评价,探讨衡量把握新的培养模式的质量评估方式,建立和完善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这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机制。首先,要着眼于学生角度,学生是否真正受益,是否真正建立起一级学科的理论素养和基本视野,这是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其次,要对学位论文、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建立一种考量机制,学位论文是关键点,研究能力是核心要素,综合能力是最终目标,三者都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观测点。再则,要充分考虑来自社会或者市场的评估指标,从第三方的角度衡量培养质量,并不断以此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体而言,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理念到目标,从课程到实践,从导师到学生,从实施到评估,所有环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对这个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目标是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这种整体工程进行创新思考,是研究生教育现实发展使然,也是研究生教育内在规律之要求,值得不断探讨。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向; 教育技术; 学科发展;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杨方琦(1982― ),男,湖北通城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及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研究。E-mail:。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特别是中小学校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不仅为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那么,现阶段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现状和质量如何?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发展能否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基于此,笔者依据“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研究生教育受学科建设的影响和制约并对学科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学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互利共存”[1]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对2014年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归纳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取向,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和考生报考提供现实依据与经验参考,以期能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

  本文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cn)公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为研究样本。经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86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点分布在除海南、青海和之外的20个省、4个直辖市和4个自治区。与2013年91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相比,2014年的招生情况发生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细微变化:(1)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石河子大学4家单位停止招生;(2)延边大学1家单位首次开始招生;(3)广西师范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2家单位调整招生,将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专业隶属的一个研究方向继续招生。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加客观和全面,本研究将广西师范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一并纳入统计范畴。

  二、硕士点分布分析

  (一)地域分布分析

  笔者从七大地理区划和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划两个维度,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基于地理区划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华东地区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数量最多为30个,占全国硕士点总量的34.1%;华北、西北、华中、东北和西南地区的硕士点数量旗鼓相当,分别为12个、11个、11个、10个和9个,占全国硕士点总量的比例对应为13.6%、12.5%、12.5%、11.4%和10.2%;华南地区硕士点数量最少,仅为5个,占总量的5.7%。

  基于行政区划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江苏省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最多为8个,占全国硕士点总量的9.1%;江西和陕西两省的硕士点各为6个,同占总量的6.8%;吉林、上海和浙江三省市的硕士点同为5个,各占总量的5.7%;北京、河北、河南和湖南四省市的硕士点各为4个,均占总量的4.5%;辽宁、山东、湖北、广东、四川、云南和甘肃七省市的硕士点数量均为3个,各占总量的3.4%;天津、黑龙江、安徽、广西和重庆五省区的硕士点各为2个,均占总量的2.3%;山西、内蒙古、福建、贵州、宁夏和新疆六省区的硕士点均为1个,各占总量的1.1%。令人遗憾的是,青海、和海南三省区至今还没实现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零的突破。

  图2 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分省市区分布情况

  自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设立首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以来,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硕士毕业生,为推进和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隐忧,如青海、和海南三省区至今还没有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研究生教育仍然是一片空白。整体来看,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东中西部之间、七大地理区划之间以及28个省市自治区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这不仅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密切联系,还与社会各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认同程度和人才需求状况密切相关。基于此,笔者建议,国家首先要加大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政策倾斜和调控力度,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到西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其次,西部高校自身要增强造血功能,通过人才引进、委托培养、在职进修和师资培训等方式,加快教育技术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再次,建立区域性人才交流机制和对口支援机制,促进知识交流和资源共享。这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招生单位分析

  教学科研队伍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科建设与发展。[3]统计数据显示,88个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全部设置在高校,由此可见高校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88所高校中,有“985工程”高校15所,比例为17.1%;有“211工程”高校33所,比例为37.5%;有军队院校5所,比例为5.7%;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资格的高校75所,比例为85.2%。数据表明,我国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好、起点高、条件硬、实力强、影响大且类型多元化,这必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三)招生代码分析

  自2007年全国实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以来,众多高校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4]部分高校放弃了以往采用的自主命题方式,而改用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教育学综合考题,按教育学招生,专业代码为040110;部分高校则继续沿用自主命题方式,按理学招生,专业代码为078401;还有部分高校综合运用以上两种考试方式,如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按照教育学04方向招生的硕士点有37个,比例为40.7%;按照理学07方向招生的硕士点有54个,比例为59.3%。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既要切实符合招生单位的客观现实条件,又要充分体现教育技术学科特点和能力要求,也要有利于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还要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分析

  (一)培养方向数量分析

  招生目录显示,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湖北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外国语学院等8所高校在招生时不区分培养方向,华中师范大学部分学院和研究中心在招生时也不区分培养方向。其余80所高校共设置了308个培养方向,最多设置11个,最少设置1个,平均每个硕士点的培养方向数量为3.85个。

  对80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作进一步统计发现,华南师范大学设置的培养方向最多为9个,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学部级重点学科的雄厚师资力量和强大科研实力。而同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北京师范大学,培养方向则由2010年最多时的9个调整为现在的4个,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学科交叉和融合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另外,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均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资格,它们设置8个培养方向是实力使然,大家完全认同。但是,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实体单位共设置了11个培养方向,从教育学和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招生,笔者认为此举值得商榷。类似情况还有云南大学设置8个培养方向和广西师范学院设置7个培养方向,比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实力雄厚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置的培养方向还要多。除了8所不区分培养方向的高校外,仅中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设置1个培养方向。各招生单位一般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培养方向设置为2个、3个、4个和5个,数量分别为14所、24所、18所和10所,对应比例分别为15.9%、27.3%、20.5%和11.4%。

  笔者认为,培养方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广度,但同时也分散了研究力量进而削弱了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受研究力量和导师队伍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在制定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并没有严格区分和充分体现培养方向的差异性,不同培养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同堂上课的情况比比皆是。笔者认为,部分高校通过增设培养方向来吸引考生眼球的做法既不明智,也不可取,提升学科优势和凝练培养特色才是增强办学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培养方向聚类分析

  通过对308个硕士培养方向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领域多、范围广、视角新、内容全等特点。为了更加准确分析和总结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培养方向,笔者从理论、技术、应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层面进行探讨。

  1. 理论层面

  南国农先生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建设大致经历了建立框架、多元发展和重构三个阶段。现有的各种理论体系框架,按其建立的依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以美国AECT1994教育技术定义为依据建立的;另一类是主要在不断总结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5]从2005年起,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已进入重构阶段,需要在促进已有两类理论体系框架融合的基础上,建构一套适合中国文化土壤、符合中国实际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体系。

  (1)教育技术本体理论。教育技术本体理论研究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育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其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经统计,全国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原理和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设置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高校比较多,数量分别为21所、6所和5所,三者累计占高校总量的40.0%,占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总量的10.4%。另外,南京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国际比较培养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技术本体理论研究不仅注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时还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2)教学设计与绩效理论。何克抗先生于1998年在《电化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系列论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教学策略,对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教学设计不仅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必修课程,也是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培养方向。在88所高校中,有28所高校将其设置为独立的培养方向,具体研究包括教学设计基本理论、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媒体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随着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对绩效技术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化以及实践应用的普及推广,实现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理论的深度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6]目前全国已设置有6个绩效技术硕士培养方向和1个人力资源开发硕士培养方向。

  (3)教育信息化理论。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与正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7]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和工程,来推动和促进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比,教育信息化还存在明显的差距。经统计,全国现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等13所高校设置有教育信息化硕士培养方向,从教育信息化政策、可持续发展、绩效、资源、应用、项目管理和基础能力等方面,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信息化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4)学习科学与知识工程。学习科学作为教育技术学科的新领域,其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学习与交流的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专业能力。经统计,全国共有7所高校招收学习科学与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仅占硕士培养方向总量的2.3%。知识工程则是运用人工智能的原理与方法,为那些需要专家知识才能解决的应用难题提供求解手段,具体涉及知识获取、表征、运用和处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全国共有8所高校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仅占硕士培养方向总量的2.6%。

  2. 技术层面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科门类下技术学层次的二级学科,其发展演变与科技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变革,都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1)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电视作为一种以传播教育信息、知识教育、科学传播和社会教化为主要任务的专业性教育媒体,在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移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笔者认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教学视频都可以应用于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和集体教学,在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3G通信网络的普及应用和智能手机、笔记本、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性能的显著提升,让视频公开课、翻转课堂、微视频和MOOCs课程教学盛行,又将视频教学推上了新的发展高度。但是,目前全国仅有7所高校招收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由此可见,该领域研究力量还十分单薄,人才培养上也显得后劲明显不足。

  (2)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智能性、易扩展性和信息多样性等特点,在承载和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教学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经统计,全国共设置有14个多媒体技术培养方向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领域也已经开始关注数字媒体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教育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主要研究数字化教育信息的获取、处理、生成、存储、传输、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全国共设置有16个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新媒体是指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其研究主要包括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电视新媒体和其他新媒体的教育应用,全国共设置有10个新媒体教育应用方向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3)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国内教育技术学科领域有关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主要聚焦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8]具体包括智能教学系统、智能仿真远程实验教学系统、教学资源智能检索系统、智能答疑系统、智能化教育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化测评系统开发以及智能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教育对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综合锻炼,也可以促进学生体验人类专家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激发对信息技术未来的追求。[9]经统计,全国仅有广州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2家单位招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方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另外,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研究。

  (4)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10]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应用,特别是能够在实践实训教学、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全国仅有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3家单位招收虚拟现实技术方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不难看出,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力量还十分薄弱,研究成果也相对匮乏。

  3. 应用层面

  (1) 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远程教育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移动教育、普适教育、泛在教育和未来教育等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领域。经统计,全国高校共设置有54个现代远程教育培养方向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占培养方向总量的17.5%。

  (2)信息技术教育应用。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十多年来,国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形成了以农村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领域,但存在表层研究多、重复研究多、研究体系松散、研究层次低等问题与不足。[11]为了更好地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全国高校共设置有51个信息技术教育硕士培养方向,来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

  (3)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祝智庭教授认为,以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而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命题。[12]现阶段,我国正在分层、分类、稳步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在农村教学点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小学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先后建设和开通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区域教育资源中心和校本教学资源库等,高等学校则建设有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共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字图书馆和校本教学资源库等。除此之外,作为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装备等硬件资源开发也备受研究者的青睐。经统计,全国共有45个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培养方向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4)特殊领域的应用研究。各高校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研究兴趣、师资力量和发展需求,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量身定制了一些特殊的培养方向,这些举措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如第四军医大学开设电子病历技术方向、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物理教育技术方向、曲阜师范大学开设包装材料和印刷图文处理与传播方向、江西财经大学开设财经与管理教育技术方向、西安交通大学开设大学生学习与认知心理培养方向等。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4. 管理层面

  依据AECT1994定义可知,管理是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范畴,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技术管理对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改进教与学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经统计,全国仅有11所高校设置了12个教育技术管理方向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具体研究涉及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化教育装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另外,从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也不难发现,教育技术管理层面的研究也非常少。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薄弱环节,需要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该领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数字化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等问题。

  5. 评价层面

  众所周知,评价也是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五大范畴之一。从早期的幻灯、投影,到后来的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再到现在的翻转课堂、微课程、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MOOCs课程,以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农远工程和教育信息化项目的评估等,均需要建立专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和效益评估。毫无疑问,国内教育技术领域肯定有专家已承担过此类课题或项目的研究,但至今还没有专家学者专门致力于该领域的长期研究,非常令人遗憾。经统计,在全国308个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培养方向中,仅有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置有“教学设计、开发与评价”硕士培养方向,并且评价研究内容还限定在教学设计领域。由此可见,教育技术评价领域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研究基础十分薄弱,必须引起教育技术学界的高度警觉和重视,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投入更多的智慧和精力。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因为研究生人数的不断扩招,社会对这些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空间也在逐渐缩小,因此,职业素养的优劣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查阅文献时发现,专门写研究生职业素养的文章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在进行综述时,将研究生培养、职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等与职业素养相关的文章进行了整理。

  1.1非体育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现状

  众多学者对研究生职业素养方面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有学者认为研究生对就业形势不了解,就业准备不足,对职业岗位性质、技能要求等方面了解匮乏;另有学者认为部分研究生选择职业以高薪为第一标准,主动性缺失,甘于奉献的精神更是抛之脑后。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较学术型短,且很多学校的培养模式是参考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按部就班,久而久之,专业硕士专业技能提高不上去,科研水平也不能有很好的改善,间接限制了职业素养提高。综合整理众多文献,笔者认为现在专业硕士的职业素养大体现状是:专业技能不扎实,比不过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目标不明确;实践操作经验不足;科研能力较薄弱;职业道德意识不足。根据近些年专业硕士在招生中比例的不断增加,专业硕士有可能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向,所以,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现状亟需改善。

  1.2体育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现状

  周福建等人的研究中指出,目前我国体育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薄弱环节为外语直接交流能力、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多项目教学与专项训练能力[2]。姬常爱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除了体育科研能力以外,体育硕士研究生较为欠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还有赛事组织与管理能力、裁判工作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等[3]。查阅80多篇相关论文,通过众多学者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体育类专业硕士的职业素养现状同样不乐观,在英语、计算机方面是普遍薄弱环节,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也较欠缺,不能很好地胜任赛事组织等相关工作。体育类专业硕士未来的工作方向大都是体育教师和体育管理人员,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和体育工作的发展。因此,要尽快改善体育专业硕士的职业素养现状。

  2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的影响因素

  专业硕士职业素养问题的根源,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引起的:(1)培养目标与教学定位不清晰;(2)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4];(3)招生考试办法不合理;(4)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培养特色不突出;(5)实践性课程设置不足;(6)学位论文形式单一,学术水平普遍较低[5]。这些研究大都从研究生培养方面指出职业素养的影响因素,认为引起研究生职业素养欠缺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方案与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不符,课程设置不能突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理应注重其专业实践能力,根据其专业特性设置相应的课程,而不是“照葫芦画瓢”,或“换汤不换药”。同时,这些大都从客观方面来说职业素养的影响因素,主观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职业素养的方面较广,除职业技能外,研究生本身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这些方面的评价指标不好进行评定,所以相关研究较少,因此,这些方面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研究生职业素养方面的方向。

  3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的相关措施

  目前,随着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的不断壮大,为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众多积极合理的建议和对策。廖湘阳[6]提出了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的策略;时花玲[3]从完善我国教育硕士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方面提出了建议。姬常爱[5]提出了完善体育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大部分研究在提高职业素养措施方面都注重优化研究生培养制度,改变课程设置,提高师资力量等。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质至关重要,从研究生本身来说,要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进行职业素养相关培训,加强职业规划能力,使研究生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从导师方面来说,要充分发挥导师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从学校体制来说,要完善管理和评价制度,控制招生规模。所以,学校要改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严肃对待研究生职业素质的各方面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自身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

  4结语

  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未来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方向,很多学者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发展趋势,所以写专业硕士研究生方面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体育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体育教学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的后备军,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课的质量,关系着我国体育人口的锻炼质量及身体素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但是,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的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且大都是从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者,体育类硕士的研究重点将是:(1)研究符合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或量表;(2)在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方面,体育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是否存在差异;(3)体育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职业素养的异同;(4)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作者:黄佳奇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专业学位整体设计方案:征求意见稿[Z].2009.

  [2]周福建,余蓉辉,郑东霞.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构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6):52-53.

  [3]姬常爱.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宁波:宁波大学,2012.

  [4]李学艺,钟佩思.机械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2-23.

  [5]李静.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3(7):75-77,124.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分析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都是对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但是层次不同。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是一种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人才培养要求,而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指向性。培养目标在实现同一教育目的上,不同学校会根据地区、学校、学科等的差异而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对于培养目标的概念,学界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培养目标是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规格,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对人才的要求”。[1]具体地讲,培养目标是对所培养人才素质结构的一种理想,是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基本环节有着根本的制约作用。[2]

  从培养目标的概念可以看出,一个专业要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其一,教育目的,这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其二,社会需要,这是制约培养目标制定的直接因素,没有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其三,学科发展状况,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现状都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具体制定;其四,学生的发展诉求,培养目标的制定也应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现状及问题

  1.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现状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写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规定为“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了解高等教育学及相关学科中主要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进行教育科研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工作”。各个学位授予点可在这一培养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制定适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具体的培养目标。当前我国各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从事高校教学人才;(2)从事高校管理工作;(3)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2.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既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结果之间的矛盾凸显。

  随着高等教育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本学科研究生数量的增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毕业生的这种就业变化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不是相符的,而是相悖的。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1991年底,十年间,共招收研究生214名,其士生8名,硕士生166名,研究生班学生40名;已毕业的研究生113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82名;在学研究生96名,其士生6名,硕士生90名。[3]这一时期,无论是高等教育学博士毕业生,还是硕士毕业生,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在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等工作。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大大充实了各个高等教育所、高等教育学学位授予点,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相关的教学。这既符合当时学科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4]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而硕士研究生队伍充实了科研和教学力量,在本学科人才匮乏的时期,这有利于一个新兴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为高等教育科研、教学机构提供了大量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是相符的,这时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创新和研究能力强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教学人才是合理的。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高等教育学迅速发展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去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扩招以后就逐渐显得力不从心,既满足不了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的能力需要,又无法满足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要。自1999年到2003年,研究生教育规模年递增的平均速度是26.9%,199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2003年的招生规模是26.89万人。[5]与此同时,博士生招生数也在持续增加,2000年全国博士生招生数为25142人,到2003年博士生招生数已达到48740人。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社会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的需求标准。在2000年以前,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能进入高校进行与学科相关的研究或教学,而近几年来,只有博士学位的学生才有这样的资格。2000年之后,大部分毕业生至多只能进入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或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6]这样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就陷入了困境。学科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出现了矛盾,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另一方面,高校及高等教育的行政机构所需要的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才,本学科又无法提供。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越发严重,除了社会就业环境压力大之外,与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目标定位问题有关。舟已行而剑未动,“刻舟求剑”的故事给我们警示:社会不再给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提供教学、科研这样职位的机会。如果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仍然以科研、教学为主,那么这个目标对于就此结束学生生涯的研究生来说,如同空中楼阁,永远无法企及。一个偏离现实需要的目标形同摆设,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的盲目性,一只没有航向的帆,任何风向对它来说都是逆风。而高等教育学当前的培养定位就造成了目标的虚化性,进而造成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的盲目性,并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社会需求的脱离,也使得学科价值大打折扣。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和落脚点,建立在有偏差的目标定位上的人才培养是毫无质量可言的。

  三、问题归因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7

  l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 下降趋势。

  2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8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对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搜集我院1999~2008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档案,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999~2008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的授予人数分别为15、52、79、168、205、165、303、162、212、190人,授予总人数1 551人。截至2008年,我院已有8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招收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涉及研究方向达152个。其中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总人数达1 370人,其他学科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相对较少。结论 从2002年至今,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平稳增长的趋势。其中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传统学科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我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

  【关键词】 教育,医学,研究生;学位档案;数据收集

  [ABSTRACT] Objective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Master’s degree education for equivalent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 (EEQ) student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and tendency of its education for EEQ students at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Methods Master’s degree files of EEQ students between 1999 and 2008 at our College were collected and relevant database establish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numbers of EEQ Master’s academic degree had been granted, from 1999 to 2008, were 15, 52, 79, 168, 205, 165, 303, 162, 212 and 190, respectively, totaling 1 551. Up to 2008, eight firstrank disciplines and 38 secondrank disciplines have started Master degree programs with 152 research directions.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clinical medicine were the two main disciplines which granted degrees to more students (a total of 1 370 students) than other disciplines. Conclusion Since 2002, the Master,s degree education for EEQ students at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especially in disciplines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clinical medicine, which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KEY WORDS] Education, medicine, graduate; Degree file; Data collection

  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硕士学位工作,是全面贯彻我国学位条例,有效改善并提高各医疗单位和医学高等院校现有人才队伍素质,多渠道促进我国医学高级专业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我院从1946年建校至今,在长达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扎实深厚的医学教育基础,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专业人才,因此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铸就了较高的医学教育声誉,这就为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硕士学位工作,我院成为首批获准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单位。本文通过对我院1999~2008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档案的整理分析,探讨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对今后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1999~2008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档案,整理相关资料,从我院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人数、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的学科建设以及各学科点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等3个方面着手,建立相关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1]。

  2 结 果

  2.1 我院1999~2008年授予硕士学位人数

  1999~2008年,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分别为15、52、15、52、79、168、205、165、303、162、212、190人,授予总人数达1 551人。

  2.2 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及研究方向

  截至2008年,我院已有8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招收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涉及研究方向达152个(见表1)。

  2.3 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所授予硕士学位的人数

  在我院下设的8个一级学科中,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两个学科点,授予总人数达1 370人。其他学科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相对较少,除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两个新开设的学科外,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学科授予学位人数较少。见表1。

  表1 青岛大学医学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研究方向数量及各学科授予人数情况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个)研究方向(个)授予学位人数生物学621 15基础医学618 347临床医学18771 023口腔医学28 4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7 48中西医结合18 0药学210 67公共管理13 2

  3 讨 论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医学同等学力硕士教育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三个面向”的指导[2]。自1997年至今,我院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在本院深厚的医学教育基础上,快速稳步发展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以适应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10年来,我院逐步在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数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1999年,我院共授予硕士学位103人,其中同等学力硕士仅为15人,占当年硕士学位总授予人数的14.5%。1999~2008年,我院共授予硕士学位3 000余人,其中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已达到1 551人,超过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50%,该数据表明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已经达到了较大规模,走上了一条快速增长、平稳发展的道路。

  与此同时,我院更加注重同等学力硕士的培养质量。医学同等学力硕士教育以培养拥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医学科研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为主。为了提高同等学力硕士的教育质量,学院在第一阶段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加强高等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科研理论的教学环节,第二阶段课题开展过程中着重医学专业理论、临床技能和医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掌握必备的高等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同时培养了独立科研攻关的能力。

  随着我院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学院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同等学力硕士教育专业结构体系。截至2008年,我院已有8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招收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涉及研究方向达150余个。学院在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设置方面基本上涵盖了除中医学以外的所有一级学科及大部分二级学科,符合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需求多样化对专业设置的要求。

  开展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10年来,我院以培养医学科研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传统优势学科,不断开拓新的学科方向,形成了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培养的专业优势和特色。作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早在30年前就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展现出扎实雄厚的学科实力。1981年,我院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以及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医学专业就已获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二级学科。自1997年开始,我院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各医疗单位、医学高等院校招收在职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学员3 500余人,其中超过85%的学员就读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专业。截至目前,这两个学科共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1 370人,占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88.4%。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院不断扩展新的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其中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人数均占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3%以上。

  综上所述,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学科基础以及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专业结构层次较为完整,学科优势突出,正逐步成长为学院培养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从而成为学院为省内医疗单位及医学院校输送医学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10年来,我院先后为我院附属医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莱州市人民医院、莱芜市人民医院等省级和地市级医疗单位,以及滨州医学院、万杰医学院等医学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的医学高级专业人才。同时,应广大医疗单位的要求,学院在全省各地如泰安、烟台、临沂、莱芜、聊城、淄博、莱州、威海、日照等地设有同等学力硕士教学点,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因此,我院同等学力硕士教育工作不仅贯彻落实了教育部对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而且符合了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医学高等院校及各级医疗单位加强创新对医学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认为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完善。①应秉承传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本校同等学力硕士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发展状况,总结同等学力硕士教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和特色,研究制订教育发展新规划,以满足平稳增长的申请硕士学位生源的需求。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带教积极性,促使各学科及导师注重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实现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深入农村基层县市级医疗单位,了解其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针对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各地方医院的实际需求设置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摸索出一套实事求是、卓有成效的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模式,为基层医院培养出高层次专业人才。③应积极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同等学力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工作,丰富医学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医学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在职申请同等学力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工作的质量。为确保在职申请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工作健康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控制生源质量,加强专业学位的管理和考核。切忌盲目追求数量而违背了开展该项工作的初衷[3]。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2]叶平英. 从学位档案管理看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J]. 科学中国人, 2008(10):124125.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专业学位;实践能力;工程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穆晓星(1987-),女,山东淄博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娟(1968-),女,湖南长沙人,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员。(北京 10012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06-02

  我国长期以来人才培养类型以学术人才为主、应用人才为补充。改革开放以后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日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09年开始,我国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发生了重大改革,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是世界上主要国家比较通行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发展知识经济的重大举措。因此我国自1991年开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但当时培养对象以在职攻读研究生为主。2009年3月,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发文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自此,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时代。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还未形成一个科学的、完善的体系,实践过程的监督和实践效果评价方式存在流于形式、不合理等问题。实践能力培养最主要和重要的途径为专业实践,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有本质区别,因此对专业实践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本科生的专业实践时间要求要比硕士研究生短;专业实践目的,本科生更多是认知实习,学术学位研究生则主要为体验,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则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并与学位标准和就业密切相关。本科生由于时间短、要求较低,已形成一个全过程管理的培养体系,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却缺乏这样的体系,实践过程的监督和实践效果评价方式存在流于形式、不合理等问题。

  高校现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满足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实习实践需要。校外实习实践由于存在异地性、学习学生身份的特殊性,高校作为培养主体很难对这个培养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监督监控,企业又不具备培养人才的职能,运用原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有效监管学生实习实践使其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因此培养质量难得到保障。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1984年开始探索,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始探索阶段(1984~1996);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起步阶段(1997~2002);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繁荣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期(1984~1996)。1984年原教育部高教司转发清华大学等11所高等工科院校《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生,旨在培养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之后又分别下达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试行办法》、《“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两专业硕士生(应用类参考性培养方案)》等文件。这一阶段试点单位虽未正式提出专业学位,但是在招生对象、培养方法、教学要点和论文标准等各方面制订了不同于传统学术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起步期(1997~2002)。1997年,以国家正式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为标志。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确立选拔对象和选拨方式。这一时期的选拔对象为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在职人员。选拔方式为全国联考“GCT”与高校自行组织考试相结合的两段式考试高校自主招生录取。

  第三阶段:发展期(2003~2008)。这一阶段,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开始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培养单位218个,授权工程领域40个,工程硕士年录取5万多人,在学人数17 万余人,为社会提供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入学选拔方式为GCT,注重高校的自主自律。培养方式更加灵活,学生可以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但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课程内容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工程领域设置,教学内容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技术发展前沿趋势。规定论文选题来源于工程,并且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

  第四阶段:繁荣期(2009年至今)。2009年,教育部研究决定增招3.8万名硕士研究生,全部用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年全国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研究生的教育结构,满足了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有利于专业院校发挥优势,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9年开始推行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之后,由于研究生生源结构从原先的非全日制为主转变为全日制为主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比如,对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来说,虽培养目标都一样,但过去的非全日制在职工程硕士至少都具有3年以上的实践经验,进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补充系统的专门知识,而且不涉及就业分配,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长处。而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一般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为达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就必须在学期间加强实践教育,并且以此提高工程硕士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可见,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要求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不同;显然,由于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工学硕士不同,因此,其培养模式也不能等同于全日制工学硕士的培养。

  但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培养模式雷同,导致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重要性并未体现出来,专业实践地位弱化,专业实践环节与课程、论文关系不紧密,游离于培养方案外。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1.以行业为导向,把社会、企业纳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进行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目标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较高要求,在招收对象上却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收的在职人员有很大差异,而是招收无任何社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培养形式为脱产全日制,相比较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培养中缺乏实践锻炼,拉大了学生现实能力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的水平差距,对高校原有的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是以行业为导向,把社会、企业纳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这对高校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2.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体系化、制度化建设

  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与课程、论文并肩的培养形式应学习课程、论文的逻辑关系,进行体系化、制度化建设。东南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教学大纲根据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明晰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包括课程内容的习得即知识的习得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又将课程知识的习得提出七方面的要求,能力获得有6方面的要求。无论对知识还是能力方面的习得进行方法上的建议和时间上的安排。例如知识要求“了解单边拉普拉氏变换及其主要性质,熟悉电路的复频域模型及其计算方法,了解系统函数的概念。(9课时)”,能力要求“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教学大纲还明确了考核方式,“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明确要求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90%。

  将专业实践作为一个课程体系,建立类似课程大纲的专业实践课程大纲。首先,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知识类课程体系建立联系,如设立或者将某些课程作为专业实践的先修课程,满足专业实践过程中的知识需要,当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作为专业实践的先修课程,应有要求,比如是学科/专业介绍性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企业比较紧密的选修课程等。其次,还应将专业实践的目的、内容、考核方式、时间安排作出明确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实践。明确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能力应满足哪些方面的要求,例如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有效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意见、信息的能力等。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对专业实践效果进行评价。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目前各高校都已建立相应的专业学位教育与管理机构。如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成立全日制工程硕士项目指导委员会,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监督和指导项目运行,以保证培养质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以学科带头人牵头的工程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小组,形成宏观管理、咨询与指导、监督与评估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成立专门机构,即工程硕士办公室,加强与企业人事组织部门的工作联系。

  如何使管理机构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还需要以下管理机制的变革与创新手段:明确学校、学院、导师和企业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各自的职责;构建网络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管理和考核体系;利用双导师制,加强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习实践的过程管理。

  四、总结

  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无论是研究生教育层面还是本科生教育层面都存在着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或者培养体系存在漏洞等问题,这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而是普遍的现象。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必然要以职业为导向改革培养模式,全面、规范、个性化地管理整个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这既需要高校培养模式的变革,也同样需要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与时俱进。相信随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会不断得到完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雪.工程硕士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1:5.

  [2]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Z].2010.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篇10

  近年来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各高教硕士点报考人数急剧增加。但令人遗憾的是,录取者的素质并未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而提高。相反,导师们遗憾地发现:生源素质似乎一年不如一年。有些高分考生,甚至连教育学的基本概念都没弄清楚,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不少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根本就看不出曾经读过任何一本教育学或高等教育学专著。造成高教硕士生生源素质下降的原因何在?一是近年来高等学校的连续扩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本科教育质量的下降。二是相当一部分考生报考高教研究生的动机模糊,真正对这门专业有所追求或有一定兴趣者凤毛麟角。笔者在与一些考生的交谈中发现,有的考生甚至是认为高教专业比其他热门专业“好考、好复习”才来报考的,至于高教专业是做什么的,从未关心过。三是采用专业课统考的选拔方式是导致生源下降的重要根源。2007年以来教育部将专业课各校自主命题改为全国统考或许是杜绝招生不正之风的好办法,但此法不适合研究生、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生的选拔,因为“统一往往隐含着简单化与唯一化,使人才的选拔与鉴别倾向于单一化,无法有效的选拔多样化的人才”(覃红霞,2008)。而且,专业课统考后,研究生入学考试几乎变成了“第二次高考”,考生复习、备考完全跟着所谓的“考试大纲”走,大纲之外更丰富的理论和知识都可以不用管了,以至于一些对教育学毫无基础和兴趣的考生都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死记硬背获得高分。有些被录取考生坦言:除了那几本复习资料外,基本没完整看过一本教育类专著或教材。除了考生素质下降外,近年来各高教硕士点录取的学生还普遍出现低龄化和女性化的倾向。所谓低龄化就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多,有工作经验的往届生少。应届生中不乏年轻有为的才俊,但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若有一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更有可能在研究上取得好成绩,而现在的统考方式显然不利于这类考生。所谓女性化是指考上的女生比重越来越大,男生越来越少。据了解,不少硕士点近年来录取新生中的女生比例都在70%,甚至80%以上。广东某高教硕士点今年上线的17名考生中,仅有1名男生,且这名男生因为排名靠后而无缘录取。大批女研究生投身高教学科可喜可贺,女性从事研究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视角,但高教研究生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也值得警惕,男研究生的日渐稀少肯定不利于高教学科的健康发展。

  困境之二:培养质量严重滑坡

  高教硕士生质量下降乃不争之事实。曾几何时,硕士研究生是高教研究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不仅国内的主要核心期刊上常可见到硕士生的大作,而且不少硕士学位论文以较高的学术质量,在高教研究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以开展高教硕士研究生最早的厦门大学高教所为例,该所早期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都是当时高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沿和重大课题,特别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校教学与课程改革、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有分量的成果。但近年来,全国硕士点数量猛增,有一定分量和影响的硕士学位论文却再难寻觅。据笔者对2001-2008年45所高校1980篇高教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发现这些学位论文存在重问题、轻理论;重宏观、轻微观;重现实、轻历史;重国内、轻国际;重追随、轻前瞻的“五重五轻”现象,部分选题存在重复和雷同,创新性严重缺失[1]。同时,近年来各大“核心期刊”刊载的硕士生论文也日渐稀少。如《高等教育研究》2006-2008年3年共登载硕士生撰写的论文26篇,仅占3.44%,平均每期仅为0.72篇。而且这26篇中,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的仅有3篇。

  高教研究生质量问题在日常培养过程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不少研究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选题能力差,学位论文甚至平时的作业都要等待教师命题;理论基础薄弱,尤其是哲学和教育理论基础薄弱;对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不够,不会使用调查、统计、比较等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不懂基本的科研程序和学术规范;有的研究生甚至连基本写作能力都不具备,做出的文章文笔不通、语病百出。笔者不止一次听到有的导师抱怨:给某些研究生指导论文,常常要花很大的精力来修改他们文章中的病句和错别字!造成高教硕士生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前述的生源素质问题是一个方面,部分培养单位办学条件(如师资力量、办学经费、图书资料等)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据了解,某些硕士点根本不具备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条件,就匆匆上马;有的硕士点专职的指导教师只有1~2人,一招就是几十人;有的硕士点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专业课只能采取大班上课。凡此种种都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也很难保证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育办学条件中,导师是一个关键因素。笔者认为,部分导师素质不高、指导不力是导致当前高教硕士生质量下降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中国高教研究具有独特的“群众性”特点,在研究队伍中既有训练有素的专职研究人员,还有大量热心高教研究的“兼职人员”。这些兼职人员多数是学校担任一定行政职务的管理干部,因为工作的需要,写过一些高教论文或著作,有的因此评上了高教研究系列的高级职称,并担任了硕导、甚至博导。毋庸置疑,“兼职研究人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因素,是高等教育研究事业兴旺发达的保障”[2]。

  但将兼职人员聘为研究生导师要看具体情况,毕竟写几篇高教论文和指导研究生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工作,前者也许只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或感悟就可以完成,而后者需要更严格的条件: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还需要接受过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系统规训。据了解,现在某些硕士点,特别是一些新建硕士点,兼职人员担任导师的比重较大,这其中当然有不少完全符合做硕导的各项条件,但也有一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理论学习,日常行政工作又比较繁忙,让他们指导研究生显然有些勉为其难。而在专职硕士生导师队伍中,也有个别敬业精神欠缺、专业水平不高的人混迹其中。笔者从一些史料中发现,过去某些大师级的导师也不是经常与弟子见面,有时甚至是“经年一晤,寥寥数语,指点迷津”,但那时的不少学生本身就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自学能力,导师只要稍作点拨就足矣。而现在的研究生,不少在本科阶段基本没有接受过科研训练,若入学以后,导师再不从方法上进行耐心指导,很可能无所适从,甚至丧失信心、荒废学业。研究生的发展当然主要靠自己,但导师作用仍不容忽视。当前研究生素质参差不齐是个问题,但如果导师对所有的学生都一律悉心指导,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至少他们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达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效果吧!

  困境之三: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研究生(主要是硕士生)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与其他一些相对热门的专业相比,高教专业基本算是冷门,硕士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据了解,近几年国内不少高教硕士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硕士生就业难,特别是一些地方大学、非重点大学的高教硕士生越来越难以找到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工作。有不少高教硕士生寒窗三载,最后却只能用自己原来所学的其他专业的本科文凭去找工作,实在令人唏嘘。甚至与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其他教育专业的硕士生相比,高教硕士生就业也显得更难。前者大学去不了,还可以到中学或小学,而高教专业到中小学任教似乎就不那么“名正言顺”了。近几年,各大高教博士点报考人数爆棚,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教硕士生就业难的现状。高教硕士生就业困境是前述生源、质量两大困境的必然结果。有人说,当前高教研究生最容易考(门槛低,来者不拒,高教所甚至被戏称为“收容所”),高教硕导最容易当(无论什么专业背景,发表几篇高教文章就可以了),高教论文最容易写(通常不需要什么高深理论和专门方法),只可惜高教研究生最难找工作!如此“三易一难”的说法虽失之偏激,但也确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教硕士生教育的尴尬状况。在中国众多硕士学科专业名录中,惟有高等教育学是特地为高等学校培养研究和管理人才的,学生就业主要是面向高校的,但当下的中国高校(包括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把进人标准定格在博士学位上。这种面向高校的专业特殊性与高校录用人才的“博士化”成为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使得近些年高教硕士生在高校找到一份工作变得日益艰难。

  难怪一些高教硕士生说:我们的毕业之日就是改行之时!如此境况对在读高教硕士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高教硕士生已经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外语或者备考公务员、律师资格等方面了,目的是为自己毕业时准备“后路”。有不少学者认为造成高教硕士生就业难是因为培养目标有偏差,我们培养的从事高教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人才,而高校大量需要的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此说有一定道理,但也值得斟酌。其一,目前不少高教硕士点已经很难说是在培养学术人才了,尽管多数培养方案中仍然有此类提法,但形同虚设。特别是一些高教硕士点改两年制后,培养方向早远离了学术。稍作分析就知道,高教硕士点的生源历来相当一部分是非教育类专业,对教育理论的了解仅限于复习考试的那点知识。即使教育专业毕业生,对高等教育也几乎一无所知(我国高校没有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因而所有考生的高等教育专业基础都是很薄弱的。如果采取两年制,第一年要花大量的时间学外语和公共政治课,专业课刚刚学了一点,还没有搞清楚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接着第二年就要开始做学位论文和找工作了。其二,目前大多数高教硕士点也不是培养针对高校管理的应用性人才。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培养方式,都与高校的管理实践相去甚远。高教硕士生毕业后到高校任何一个部门工作,都几乎完全是生手。其三,即使培养目标明确为高教应用人才,但也未必能给高教毕业生寻觅到一条更好的出路。原因显而易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岗位尚未实现专业化,对管理人才并无专业上的特殊要求。加之近些年高校管理人员人满为患,许多学校都在考虑精兵简政,高教硕士生要想进某个管理岗位,何其难也!总之,这些年的高教硕士生既不“学术”,也不“应用”;高校去不了,中小学也不能去;高不成,低就也不成。除了少数去挤“考博”这个独木桥外,大多数只有改行一条路。

  结束语:敢问路在何方?

  “三大困境”是高教硕士生教育发展“盛世”中的一曲“危言”,这曲危言的出现会迫使我们对高教硕士生教育进行一场全方位的诊治和改革,因为“没有危机的地方就没有机会,相反改革的机会正是存在于危机之中”[3]。令人欣慰的是,高教硕士生的培养问题已经引起国家主管部门及有关培养单位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部门举办的几次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工作学术研讨会上都对高教硕士生培养的目标、课程、模式、学制、招生、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2003年的会议上还讨论通过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建议》[4]。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十篇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十篇

0 33

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